首頁->童話寓言

啟思故事:智慧之花

文/隨名

【明慧學校】

「教授,不好了!」助理趕過來教授的住處。
「什麼事?」教授正在院子裡澆花。


「您沒聽說嗎?您們發表的在某某期刊上的學術文章被抄襲了!」
「我知道。」


「那您怎麼還不去提告?很多教授都已經去了。」
「為什麼我要去?」

「這是維護您的智慧財產,也是保護您個人辛苦努力的智慧結晶呀!」

教授沒回答助理的話,他一邊澆花一邊說:
「花的種子是我花錢買的,花也是我辛苦種的,你說,花是我的嗎?」
「當然!難道不是?」

「大家都會認為花是我的,但這只是人們自己認定而已,其實,花應該是屬於天地的,而我,只是讓花生長的媒介之一。」教授看著土地說:「個人的智慧就像花,而我如同一片泥土,智慧只是藉我的手綻放罷了。」教授笑笑:

「智慧早就存在於天地之間了,而我不過是將它用文字描述出來的媒介而已。」
「我真佩服您的見識高遠,但總不能讓抄襲這種歪風橫行吧?」

「那是當然的!」
「既然如此,那您怎麼還不去提告?」

「其他教授不是早就去了嗎?」教授聳聳肩:「這種事不必人多,只要有法律依據,一個人就夠了!」
「那如果都沒有人站出來呢?」 「那我第一個先站出來!」

這位教授不將自己的智慧視為「個人財產」,這是因為他相信宇宙裡存在著「智慧的種子」,而每個人都是一片土壤,只有自己的土壤越肥沃,才能培育出智慧的花朵來。

如果是這樣,那要如何讓自己的土壤變得更肥沃呢?

有的人讀很多書的目的只是為了個人的利益,從來不為他人著想,或許表面上他有一點聰明,但其實這只是「小聰明」而已。就像枯萎或腐爛了的智慧之花,遠看或許還能騙人,但根本沒有人想親近他,搞不好親近他還會被腐爛的惡臭燻到。

而有的人讀很多書的目的是為了幫助更多的人,為人群謀福利,也因為心裡想的不再侷限自己,而是更多更多的人,所以想法不得不擴大,考慮的層面、思考角度不得不更深遠,於是智慧的花朵開了!每個人都想親近這樣的人,總想要多聞一聞智慧的花香,彷彿多聞一下自己也會有智慧似的。

如此說來,想要讓自己的土壤更肥沃,那非得讓自己有一顆為他人著想的善心,不站在自己的利益上關懷別人的真心,才能培育出智慧之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