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學校】生活中,人總是有那麼多煩心事,囊中羞澀啦、與人爭執啦、被人看不起啦,這諸多麻煩將一個「人之初,性本善」的人攪擾得心靈沒有一點安詳的空間。時常是氣恨與委屈相互交織,爭來鬥去最終都是別人的罪過,自己從來很無辜。麻煩多了,解不開疙瘩了,從此怨天尤人,要麼便故作神秘狀稱「啞子漫嚐黃柏味,難將苦口向人言」。
人活著真的很苦很累,當別人對你不滿、說了幾句你不中聽的話,你覺得傷害到自己時,心中就自動的上了鎖,不願意打開心扉,更不願意主動化解恩怨。表面上看好像是不願意讓心靈不舒適,不願意委曲求全,其實內心一直都是處在不舒適之中,這恰恰是缺少了圓容的大智慧和不懂得與人相處之道的體現。
中華傳統文化一直講求:「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人貴在能寬容、忍讓、豁達,不與人爭強,時刻做到反觀內省;當別人誤解你時,不急於辯解;當別人議論他人時,你又能做到不道人短。別人高調的活著,而你則總是默默的吃苦、忍讓。哪怕全天下人都誤解你,責備你,你也依然能夠恪守心中亙古不變的寬恕之道。我說這種人太了不起了,是精神的忍者,具足大忍之心,這種心會令高傲之人自覺庸俗,令無畏之人自覺渺小。因而,這樣的人,他的人品必定高潔儒雅,內心必然寬闊澄明,可謂忍者品高。
其實,生活中的一切都充滿了「忍」。古時,孔融讓梨,孔融在忍受自己吃小梨,給別人吃大梨,對於一個小孩子這就是做到了「忍」。韓信受辱於胯下的那種大忍之心,則給無數後人奠定了忍者的典範和風骨。
幾年前,去山西的喬家大院觀光時,正好趕上《喬家大院》劇組在拍戲。其中有一段拍主人翁喬致庸受辱的戲,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黑社會頭子劉黑七一行人以喬家大太太及其子為人質相要挾,要喬致庸在院子裡給他磕頭就放人。為了救兩位親人,喬致庸只好犧牲一個大男人的面子,受辱賠禮,最終化解了這場災難。他忍辱負重的行為也令劉黑七刮目相看,說:「喬東家,你敢罵我,膽子不小!為救家裡人,你給我磕頭。」說著豎起了大拇指:「是條漢子,我不難為你了,我放人!」
可見,懂得忍耐的人是真正聰明的人。大氣,心胸寬廣,他會知道人生苦短,在有限的時間內,何必浪費生命與人爭執,進而心生不快?他會懂得付出比索取更有意義。如果只需自己一人的忍耐,可以換來別人的平靜和快樂,就是最幸福的事。甚至那些行惡之人有一天也會被你的寬容所同化。這種人他也一定會達到佛家「不修道已在道中」的高深境界,成為精神領域的巨人。
當我真正明白「忍」字真諦的時候,驀然間,我想對所有傷害過我的人,指責過我的人,同我發生爭執的人,真誠地說一句「對不起」;同時把「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的古訓當做自己永遠的座右銘。此刻,神情清朗的我,懂得了「忍」是人一生都要面對的問題。沒有忍,人與人之間就不會融洽和睦;沒有忍,真誠與善良也就無從談起,人間也不會充滿溫情……
相關文章
- 快樂是什麼 (2010年9月2日)
- 心底無私天地寬 (2010年9月1日)
- 誠實守信 唯此為大 (2010年8月31日)
- 寓言故事:撈金幣的年輕人 (2010年8月30日)
- 寬恕的美麗 (2010年8月29日)
- 忍讓的人必定長壽 (2010年8月28日)
- 溫柔的征服 (2010年8月26日)
- 靜觀皆自得 (2010年8月25日)
- 化干戈為玉帛 (2010年8月23日)
- 驅散黑暗 (2010年8月22日)
- 為什麼做老師 (2010年8月20日)
- 與自己對話 (2010年8月19日)
- 來碗幸福人生湯 (2010年8月17日)
- 膽小不怯懦 (2010年8月16日)
- 欲速則不達 (2010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