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典故

民間故事:積德行善送瘟神

文/清心

【明慧學校】在中國古代,人們認為每一事物都有神主管,瘟疫也一樣。每一事件都有原因,瘟疫的起因是「人心破壞,五情亂雜」(《斬瘟斷疫品》)。而瘟神上哪家的門,也不是盲目的。

這裡提到的瘟神是中國古代民間信奉的司瘟疫之神,根據一年四季不同,各有所值:春瘟張元伯,夏瘟劉元達,秋瘟趙公明,冬瘟鐘仕季,總管中瘟史文業。瘟疫,古人或單稱瘟、或瘟疫,是一種急性傳染病。

最早的疫鬼始見於緯書,為三人。《禮稽命征》雲:「顓頊有三子,生而亡去,為疫鬼:一居江水,是為瘧鬼;一居若水,為魍魎;一居人宮室區隅,善驚人小兒,為小鬼。」文獻中記載顓頊有三個孩子,死亡後分別是瘧鬼、魍魎和小鬼。

宋朝縉雲的故事也許可以讓我們省思瘟疫為什麼會發生。當縉雲還是平民時,元旦那天一出門就遇見大鬼好幾批,形象很猙獰。縉雲喝叱他們,並問他們去幹什麼?他們回答說:「我們都是疫鬼,年初要到人間去散布瘟疫。」縉雲問:「我家也有嗎?」鬼說:「沒有。」縉雲問:「我家為什麼能例外呢?」鬼說:「你家三代人都積德,看見別人有惡劣的事就制止,看見別人有善良之舉就表彰。你家子孫都要光顯門庭,我們哪裡敢到你家來呢?」說完就不見了。那一年,瘟疫流行,只有縉雲一家安然無恙。

看起來,要避免瘟疫,只有積德行善方可治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