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學校】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作者簡介】
王昌齡(公元 ?─約756) 字少伯,盛唐大詩人,擅長七絕。其邊塞詩氣勢雄渾,格調高昂,而深厚優柔、舒緩自然則是其獨特風格。
【字句淺釋】
解題:這是很有名的送別詩。朋友辛漸要經潤州北上洛陽,作者從江寧陪伴他到潤州,與他在那裡的芙蓉樓分手。吳:吳地(三國時東吳屬地)。平明:天亮的時候。冰心、玉壺:六朝詩人鮑照在《代白頭吟》中用“清如玉壺冰”來比喻高潔清白的品格,後人多用其意。
【全詩串講】
昨晚,
寒冷秋雨悄然來到吳地江天,
煙雨迷濛中與江水連成一片。
今晨,
天明時候送別朋友面對楚山,
它孤零零的矗立在江的對岸。
如果住在洛陽的親朋好友們,
向你訊問打聽我生活的近況。
請告訴他們,我的心還像
清澈無瑕的玉壺中擺放著的
一片晶瑩而純潔的冰心一樣。
【言外之意】
蒼茫的煙雨中孤峙的楚山,烘托出作者獨立寒秋的高大形象和堅強性格;而玉壺冰心則刻畫了詩人內在的冰清玉潔的心靈純淨。全詩向讀者托出一片清空明澈的意境,自然而不露人工痕跡,含蓄而餘味無窮。
自古送別詩多寫兩情依依,情是詩中主線。此詩卻跳出窠臼,從大處著眼,向親朋表白自己高潔清白的品格和堅持操守的信念。
願志士、仁人與同道,在險惡而污穢的環境中永保心靈的本質,任何時候都能捫心無愧的將一顆冰清玉潔之心呈獻於親朋好友乃至天地人神之前。
相關文章
- 唐詩欣賞:無題 (2010年4月18日)
- 唐詩欣賞:感遇三十八首(其四) (2010年4月15日)
- 唐詩欣賞: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2010年4月12日)
- 作文學堂:寫給颱風的一封信 (2010年4月11日)
- 作文學堂:一次難忘的登山 (2010年4月9日)
- 唐詩欣賞:於易水送人 (2010年4月9日)
- 唐詩欣賞:杳杳寒山道 (2010年4月6日)
- 作文學堂:寫給未來自己的一封信 (2010年4月4日)
- 唐詩欣賞:鹿柴 (2010年4月3日)
- 作文學堂:看剪羊毛秀 (2010年4月2日)
- 唐詩欣賞:遊終南山 (2010年3月30日)
- 作文學堂:我家的傳家寶 (2010年3月28日)
- 唐詩欣賞:題興化寺園亭 (2010年3月27日)
- 作文學堂:我長大了 (2010年3月26日)
- 作文學堂: 放學途中 (2010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