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童話寓言

童話故事:父親節的由來

文/僑教雙週刊

【明慧學校】父親節是屬於當父親的人所特有的節日,賦予的意義與母親節同等偉大,在這一天不論是祖父、父親、繼父、叔父,甚至是長兄,都是值得大家稱頌的對象。
  
  世上第一個父親節,是在1910年時於美國設立,由居住在華盛頓州史波肯市(Spokane)的杜德夫人(Mrs.Sonora Louise Smart Dodd)所提出的建議。

  杜德夫人的母親在她13歲時過世,她的父親威廉•斯馬特先生(Mr.Willam Smart)曾參與美國南北戰爭,不僅戰功彪炳,更父兼母職撫養六名子女。杜德夫人是家裡唯一的女孩,她深刻體會父親白天出外工作,晚上處理家務的辛勞。當兒女們都已長大成人後,斯馬特先生在1909年因為過度勞累去世。那一年,杜德夫人參加完母親節的感恩禮拜後,感受到父親養育子女的無悔付出,並不亞於任何一位母親。

  於是,杜德夫人在瑞馬士牧師(Rev.Rasmus)與基督教青年會的協助下,在1910年初推動成立父親節的運動,並在6月19日父親生日當天,在史波肯市舉行了全世界第一次的父親節聚會。

  1924年,美國總統柯立芝(Calvin Coolidge)公開支持父親節成為全國性的節日;到了1966年,詹森(Lyndon B.Johnson)總統宣布每年6月的第三個星期天為美國的父親節。

  臺灣的父親節起源於民國34年的對日抗戰時期,為了紀念因戰爭為國捐軀的父親們,也為了激發百姓奮鬥團結的精神,而推動設立父親節;由於「八八」和「爸爸」的發音相近,所以將8月8日訂定為父親節。

*注釋:
1.戰功彪炳:指作戰時表現非常傑出,戰績輝煌。
2.為國捐軀:指為了國家犧牲自己的性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