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典故

歷史故事:臨渴掘井

文/僑教雙週刊

【明慧學校】春秋時代,魯昭公逃離自己的國家到齊國投靠齊景公,魯昭公問景公:「因為我不懂得任用賢德忠心的人,也聽不進諫言,到最後身邊都是奉承和說假話的小人,沒有一個人真心輔佐我。這就像秋天的蓬草,根莖已經枯掉,枝葉還很美麗,只要秋風一吹,自然就連根被拔
起來。」

  景公聽完就問晏子:「如果幫助魯昭公回去魯國,他會成為賢明的國君嗎?」晏子回答:「不會。溺水後才探水路,迷路後才向人問路,這就像是一個人面臨了災難,才趕緊製造兵器;或者,吃東西噎著了,才趕緊挖井取水喝,雖然緊急採取行動,但是已經來不及了!」

*註釋:
1.諫言:指勸諫的話。
2.奉承:說好聽的話,諂媚討好別人。
3.溺水:陷落水中。
4.噎:指食物塞住咽喉,透不過氣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