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學校】學校安排的戶外教學活動,八點準時出發,前往目地──海洋生物博物館。滿滿整車子十二、三歲活潑、好動的青少年,空氣中又瀰漫著熱鬧、歡樂的因子,這樣的聚合恰恰鼓譟、挑起了久久被壓抑的玩心,只見他們猶如脫韁野馬一般,一路上吃吃喝喝、說說唱唱,像有用不完的精力似的,好不暢快!
蜷坐在角落一處的我,默然觀看孩子們的嬉戲與笑鬧,不經意間,陷入了捷克作家赫拉巴爾在《過於喧囂的孤獨》著作裡,對人類文明進步的深刻思考、無限的關愛和憂慮之中……。直到學生頻頻叫喚,才意識到自己的心情,未免太過沉重,孩子們需要在寧靜中製造喧囂;而大人們需要在喧囂中尋找寧靜,不過如此罷了。而徘徊、游走於兩端,正是當前世間普遍存在的吊詭,值得探討深究的是:如何修持清明睿智的慧心,得以在喧囂中找到寧靜,能隨遇而安,無入而不自得。
到達目地之後進入展覽館內,孩子們跟隨各車領隊分散參觀,我們一行大人也藉由解說員的引導依序欣賞。雖然不是假日,但凡有孩子的地方,肯定是喧嘩不休、熱鬧不已。走走停停,我突發奇想:一櫃一櫃透明魚缸裡安逸悠遊的水母、魚、烏賊、白鯨、藻荇和水草…….,是否也在冷眼旁觀玻璃帷幕外面群眾的忙碌與紛擾,而嘲弄訕笑自詡為萬物之靈的人類的無知與愚痴呢?
想著想著,倏忽,陣陣喝採歡呼聲,將視線與思緒拉回到極地生態館內。原來,國王企鵝正在水中泅泳追逐,可愛逗趣的模樣,成了眾所注目的焦點。此時,驚覺自己又操心多慮了,忙不迭提醒自己,把心安住,就是活在當下這一刻吧。現代心靈導師芭芭拉.安吉麗思告訴讀者:“透過深刻的追尋,從思索中領悟到,用心體會眼前的每一個經歷,品嘗當下的每一分喜怒哀樂,生命的意義就在其中。”一轉頭,瞥見笑靨如花,在每一個人的臉上綻放,此情此景,是多麼的賞心悅目啊,果真是 “萬物靜觀皆自得”!
回程的路途中,孩子們持續著早上的欣喜雀躍,更加活力充沛的開懷大唱,大有非玩到精疲力盡不可的態勢,真是佩服青春年少的精力旺盛、意氣風發。不忍心破壞他們的玩興,但是仍然不疾不徐的叮嚀提醒:別忘了輕緩動作與體諒別人。語罷,就兀自徜徉於私有空間中,享受片刻的大好時光了。
將孩子們拋諸腦後,側身眺望車窗外,向晚的深秋原野,天空廣闊、淡藍灰白相間,平疇綠蔭、盎然氤氳一片,既有煙霧繚繞、又有微光閃爍,在薄暮中更顯得清新脫俗、溫柔可愛,美的如詩如畫、似夢似幻,正是李白《山中問答》:“問余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的況味。對照於一旁的嘈雜與喧囂,這裡自有一份不被干預、擾亂的純淨與寧靜,而這一番感受,不假外求,乃是源於內心的自在與閑適。
相關文章
- 如何讓一滴水永不蒸發? (2009年12月4日)
- 忘卻是更好的選擇 (2009年11月25日)
- 媽媽,我寧願上當 (2009年11月23日)
- 人與人 (2009年11月20日)
- 不說話的藝術 (2009年11月19日)
- 善緣是生命的渡船 (2009年11月18日)
- 青松絮語:死扣活扣 (2009年11月17日)
- 浮生行吟:秋思翩翩 (2009年11月16日)
- 迷失的眼 迷失的空間 (2009年11月15日)
- 看穿寂寞 (2009年11月14日)
- 美麗與可愛 (2009年11月13日)
- 神已賣了牲口 (2009年11月12日)
- 用真善忍重塑心靈 (2009年11月12日)
- 饒恕的心 (2009年11月10日)
- 人生的試金石 (2009年1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