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明慧教室

畫虎不成反類貓

文/鄭念行

【明慧學校】上課的時間又到了。

  孫學文同學問道:「老師,您昨天講『寫作要有生活。』難道沒有生活,不熟悉生活,就一定寫不出好文章嗎?」

  王老師說:「不熟悉什麼,就寫不好什麼;要想寫好什麼,必先熟悉什麼。雖有巧婦,不能為無米之炊。要做飯,必先買米。畫餅充飢,那是騙人。」

  為了說明這個道理,王老師講了一個故事:

  從前有個畫家,擅長畫貓。據說,誰買了他畫的《貓圖》,掛到牆上,家裡就不會再有鼠患,因為他筆下的貓,跟真貓一樣,讓老鼠望而生畏!

  畫家有位好朋友,是個詩人,要買一幅《虎嘯圖》裝飾客廳,請這位畫家作畫。畫家本來只會畫貓,他不但沒有畫過老虎,而且也沒有見過老虎。然而訂金已經收下,這怎麼辦呢?他想:老虎不是跟貓差不多嗎?咱就來個照貓畫虎吧!

  畫成之後,交給詩人。詩人接過畫,還沒來得及看,便叫僕人掛到廳堂。

  真是趕巧,一會兒,就來了幾位客人,都是文壇名流。他們仔細欣賞這幅《虎嘯圖》,不禁哈哈大笑起來!都說:「這哪裡是《虎嘯圖》?這是《貓叫圖》!」

  詩人仔細一看,果然這幅畫,確乎似貓不似虎!

  他當即寫詩一首,寄給畫家:

  愧君畫壇稱奇才,

  如何畫虎像貓哉!

  要入虎穴方識虎,

  豈可裹足遠巉巖?

  畫家讀了這詩,認識到自己的缺點,心中道聲:「慚愧!」第二天,帶著乾糧,便入山尋覓虎蹤,並結「繩床」,懸於樹林之中,坐臥靜觀老虎的身姿步態。後來, 終於繪出一幅形神畢肖的《虎嘯圖》。

  畫家將此畫送給詩人。詩人看後,十分欣喜,又寫詩一首,贈給畫家:

  感君發奮走深山,

  萬苦千勞總心甘。

  繪出虎威彪彪在,

  丹青全仗寸心丹!

  張小菊同學說:「這個故事,生動、具體的講清了熟悉生活的重要性。但是,我們怎樣去熟悉生活、充實生活呢?」

  王老師說:「一、從實際出發,做什麼都踏實用心去做好。這樣,你不單把事情做好了,人的心性也變得踏實、認真,將來就能成為一個有責任心的人,你的生活也會逐漸充實和豐富。寫作自然便有了堅實的內容。

  二、多訪問,多請教他人。每個人都是一部歷史,寫出來都有可能成為一部作品。你們的爺爺、奶奶、父親、母親,可能會有慷慨的壯歌、悲傷的往事、奮鬥的喜悅、曲折的滄桑……求他們講講身世和奮鬥的經歷,這是你們身邊的寶貴財富。你們要挖掘、分析和繼承。比如:劉德海同學,你就可以請姥姥講她修煉法輪功的故事。」

  劉德海同學說:「我以前太貪玩,今後要勤學勤問。做到:畫貓時要認真畫好貓,畫虎時要認真畫好虎,不可投機取巧。照貓畫虎、敷衍塞責的那種事,我再也不幹了。」

  孫學文同學說:「『丹青全仗寸心丹』這句話,對我啟發很大。我要在自己這顆心上下功夫,事事認真、負責,用心做好;學習不用心,我以前有這個毛病,我要努力改正,將來爭取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