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童話寓言

民間故事:前世今生兩個家(下)

文/陸文

【明慧學校】 有一天,祖父牽著張生有的手,把他帶到荒郊野外,趁四下無人,很懇切的問他:「你一生下來便會講話,怎麼這會兒六、七歲了,反倒變成啞巴?如果你真啞,那是我們張家祖上缺德,生了你這個殘疾娃!倘若你是能講話而不敢開口,怕人家把你當做怪物來殺害,那麼你只管放心,咱們家人口單薄,將來還得靠你撐門立戶,再怎麼說,我們也不會加害親生的骨肉。你就別再隱瞞了,把這裡頭的緣故說個明白。」

 

張生有察言觀色,曉得他爺爺說的都是肺腑之言,於是便將他死而復甦,一怒離家,遊鳴玉池而擠進了小窄門,生下來剛一開口,就被人說成是怪物,險險乎葬身糞坑,因而才咬緊牙關,裝聾作啞的前因後果,向他祖父聲淚俱下的說了個清楚。

他祖父當時便毅然決然的說:「那這樣好了,從今兒起,你該怎麼的就怎麼的,別害怕,一切有我。」

便這樣,張生有解脫了桎梏枷鎖,他言行舉止,自由自在,他從此不跟小孩子玩在一塊,反喜歡跟三、四十歲的中年人談笑自若,相習如常。除了體力相差很遠,無論從別的任何方面看來,這個六、七歲的張生有,簡直就是一個三十多歲的成年人。

張生有轉世投胎,前世便是本縣某村田三牛的傳奇,越傳越廣,越傳越遠,終至彬州一縣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田三牛家六、七年前便掘出了田三牛的屍體,歸葬祖塋。六、七年後,他大兒子都二十多歲了,聽到說田三牛投生某村張家,生而能言,又知前生事。田家的人當然不信,一致認為這是荒誕不經的傳說,根本不加以過問。

田契不獲 一找便得

可是,為時不久,田家因為地界不清,與鄰居發生了土地糾紛,雙方相持不下,終至告進官府。這時候田家的人,由於地契一直由田三牛一人保管,而田三牛「死時」並無隻字遺言,因此地契遍尋不獲。拿不出地契,不但這場官司必輸無疑,尤其敗訟之後,將遺下後患無窮,說不定連全部家產都無法保住。這時,家中上下,憂心忡忡,岌岌不可終日,他們邀集了諸多親朋好友,前來籌商應付之計。

當時,有一個田三牛的妹夫,靈機一動,對田三牛的大兒子建議說:「全彬縣的人都在講,鳴玉池張家那個生下來會說話的男孩,是你父親投生。這件事是真是假,誰也弄不明白。可是,如今你們家的田契找不到,眼看著要吃大虧。依我之見,何不利用這個機會,張家那小孩子不是說他能知前生事嗎?就把他找來試試看,如果他真是你父親投生的,而且能記前生的事,那麼,他就應該曉得地契何在,假使問他地契藏在哪裡,謠言定會不攻自破;所以我說,試他一試,一舉兩得。」

為父親轉世投胎這一說而困擾萬分的田三牛的兒子,聽姑丈這麼一說,覺得試他一試倒也不錯,於是,隨即請他姑丈到張家去走一遭。

那日,田三牛的妹夫剛到鳴玉池張家,正好遇見七、八歲的張生有,獨自站在窯洞門口。他一見這位前世的妹夫,親情洋溢,笑逐顏開,老遠老遠的便向他妹夫招手,歡笑地叫:「你不是我妹夫嗎?怎麼得閒上這兒來了?」

來人大吃一驚,不由得不信,他搶前幾步,執住他大舅(田三牛)的小手,然後一五一十,將他的來意,和田家的困厄,講給張生有(田三牛)聽。張生有不假思索,隨口便說:「你問咱們家的地契呀?有有有!早先我藏在窯洞某個角落的一道石頭縫裡。只不過,如今隔了七、八年啦,就不曉得還在不在?」

他妹夫疑惑不定的再問一句:「你是說,連你自己也沒有把握?」「你試試看嘛!」張生有笑了笑說:「回去找一下,你不就曉得我有沒有把握了嗎?」

妹夫將信將疑的回到田家,按照田三牛(張生有)的指點,那份關係全家財產的田契,果然一尋便得。田契到手時,連他自己和田家上下,一致目瞪口呆,毛骨悚然,回想從上噸重的泥土裡面挖掘出來,歸了葬的那具屍首;他們幾乎置身夢中。於是,田家上下,齊來鳴玉池張家窯洞,妻啼兒哭,羅拜於前。

兩頭來往 享受福分

那時節,張生有才八歲,可是他三十多歲的老婆視他為夫,二十多歲的兒子尊他如父,說什麼也要把他接回田家厥盡妻職,恪遵父道。八歲的張生有居然請准祖父、父親和母親,到田家去住了一些時。

可是,中年婦人伴宿髫齡童子,二十多歲的壯男喊八歲的娃子叫爸爸,天長日久,大家都不很習慣,都不耐煩,兼以張家家境遠比田家為優,張生有要讀書,張家替他繳了學費,上課在即,於是張生有不再當田三牛,他還是回到了鳴玉池。

自此,張生有也就是田三牛,他時而張家住住,田家歇歇,兩頭來往,都受歡迎,彷彿他天生下來,便該在兩家生活,這也是他的福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