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學校】1938年,一位16歲的少年來到巴黎尋夢,他的理想是成為一名舞蹈家。
當時,舞蹈是一個熱門行業,也是一門貴族藝術。少年家裡窮,根本無錢供他上舞蹈學校。少年不死心,每天據理力爭,甚至以絕食相抗。父親沒有辦法,只好跟他簽了個君子協定:允許他夜晚進舞蹈學校,但白天必須自力更生,想辦法賺到學費及生活費。
少年沒有別的特長,只是從小跟父母學到一點裁縫活,勉強找到了一家縫衣店,但工資奇低,而且勞動強度大,每天要工作十多個小時。三個月後,疲憊不堪的少年感到了絕望,就給當時心目中的偶像,人稱“芭蕾音樂之父”的布德裡教授去了一封信,請求指點迷律。
布德裡非常同情少年的遭遇,但學習舞蹈不光需要天賦、愛好,還需要家境、環境等因素的支持,光憑一腔熱情和信念是遠遠不夠的。很快,布德裡給少年回了信,給他全面分析了學舞蹈的條件,同時啟發他,舞蹈可以當成生命的一部分,但不能是全部。
布德裡的回信對少年啟發很大,他決定先找到一種適合自己的生存之路,待時機成熟之後,再轉攻舞蹈。可這條路在哪兒呢?一個夜晚,少年來到一家酒吧喝悶酒,這時,一位儀態高雅的伯爵夫人向他走來,摸著他身上的衣服,讚不絕口,問他是從哪兒買的?當聽說它是少年自己設計製作的時,伯爵夫人驚訝萬分:“我有預感,孩子,你將來一定會成為一個百萬富翁的!”
那一刻,少年忽然發現:最適合自己的生存方式就是縫衣服。這是自己所熟悉的,也是最現實的,盡管這個行業曾經給自己帶來過迷茫和痛苦。當下,他通過伯爵夫人,與巴黎最有名的伯坎女式時裝店取得聯繫。憑著從事舞蹈行業得來的靈感以及設計上的天賦,少年從此走上了一條時裝設計的道路。10年之後,少年的身份,已變成舉世聞名的服裝設計巨匠。他就是皮爾﹒卡丹。
成功的概念從來都是不確定的,也造成了人生的路有千條萬條。有哲人說過:人生做不成兩件事。每個人的精力和時光是有限的,當你在人生十字路口迷失方向的時候,記住,選擇最熟悉、最現實的一條,往往就是你通往成功的近道。
相關文章
- 櫻桃的滋味 (2008年6月24日)
- 每一種草都是花 (2008年6月23日)
- 寓言故事: 倏忽與渾沌 (2008年6月23日)
- 饒恕的心 (2008年6月23日)
- 世間冷暖 (2008年6月22日)
- 人性中的哲理 (2008年6月21日)
- 空間的探索 (2008年6月20日)
- 不是他這樣講,而是你這樣想 (2008年6月19日)
- 不能跳舞就彈琴吧 (2008年6月18日)
- 鬼斧神工 (2008年6月17日)
- 永不懷疑自己的價值 (2008年6月16日)
- 內心的羈絆 (2008年6月15日)
- 牧師與強盜 (2008年6月14日)
- 每件事都會有結果 (2008年6月13日)
- 助人是一種天性 (2008年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