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學校】在我三歲時,因為阿公的特別疼愛,所以有很長的時間與阿公住在鄉下的三合院。印象中,阿公很愛寫毛筆字,而且字體漂亮,但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在那神明桌的桌腳繫了一個竹編的「字紙簍」。
阿公告訴我:「寫了字的紙就不能隨便丟棄,必須丟在『字紙簍』中,等到一定數量,就放在金爐中火化。」
那時年紀小,不明白這是什麼意思。阿公93歲離開了人世。直到最近,我才明白,阿公對於文字的珍惜,就好像文字是上蒼贈與人類的寶物,而寫錯或暫不需要的文字就透過火化敬告上蒼並且歸還。
到現在我還是習慣動筆寫字,而不習慣用電腦打字。我覺得,寫字時的思緒與情感透過筆跡可以被解讀,這不是電腦規格化的字體可以表達的。
雖然,我沒像阿公般將字紙投入字紙簍,但是我有一顆對文字崇敬的心。試想,若世上無文字的流傳,李白、杜甫等偉大詩人的作品如何能流傳至今?我們又如何能透過這些美麗的文藻,超越時空與他們神交呢?
相關文章
- 人心往下疼 水往低處流 (2008年4月27日)
- 孝敬父母是子女的天職 (2008年4月26日)
- 說話修口 不談人短 (2008年4月25日)
- 尋找小孩的祕密花園 (2008年4月24日)
- 一則報導的聯想 (2008年4月23日)
- 寓言故事:美醜標準 (2008年4月21日)
- 謙卑是一種力量 (2008年4月21日)
- 化腐朽為神奇 (2008年4月20日)
- 故事裡的事 (2008年4月18日)
- 慈善的真諦 (2008年4月17日)
- 父親的便當 (2008年4月16日)
- 大地和古樹 (2008年4月15日)
- 誠實 (2008年4月14日)
- 敞開新的大門 (2008年4月13日)
- 積小善可成大德 (2008年4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