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學校】在澳大利亞工作的時候,有一天夜裡突然肚子疼,急送醫院。醫院掛號處護士問我的駕照號碼,我未把駕照帶在身邊。又問住址和電話號碼,這我還記得。她飛快的記錄下來,立即扶我進了治療室,看她認真著急的樣子,好像她的父親病了。次日出院,我問如何結賬。她說會把賬單寄給我的。我就這樣的走了。她向我揮手告別,一臉欣慰。
諸如此類的事情遇到了幾次,就請教一位老華人。他告訴我,西方人和中國人不同,他們和陌生人交往,一上來先相信你,如果上了當,就永遠不會再信你了。我們中國人則相反,和陌生人交往,先是不信任,必須經過仔細觀察和多次考驗之後才肯相信。
我們有許許多多強調誠信的聖人之言和民間俗語,“仁義禮智信”,裡面就有“信”,又說“人無信不立”,民間經驗性的話就更多,不能一一列舉。我20歲離開家求學,母親千叮嚀萬囑咐,說的最多的是防止上當,特別是事關錢財的時候。她告訴我:“銅錢銀子,左手不托右手,外甥不托娘舅”。其實,那時候我口袋只有 20元人民幣。這樣的民族心理,大概只有在看多了欺詐的社會裡才能孕育出來。作為炎黃子孫,如此詆毀自己的民族,真是罪過,但別無選擇,不是說“實事求是”嗎?
現在又是誠信出現危機的時候。商業誠信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原本說“兔子不吃窩邊草”,現在是連窩裡的草都吃。
事情發展到現在這個地步,自然不光是遠因所致。它所受的第一打擊是“文革”。那年頭,人的感情可以用虔誠來形容,可包袱一抖開,卻讓人大失所望,大呼上當。當時有一句話歸納的很好:“運動群眾”。誠信所受的第二個打擊是腐敗。那些腐敗分子心裡根本沒有江山社稷,也沒有人民群眾,為了謀取權力,必須鍛煉說漂亮話的能力和技巧,或者故作深沉,或者慷慨激昂,而且往往能得逞。《狼來了》的故事已經失去教育警示的作用,狼變個臉可以成為好人,做了壞事變個臉還是好人。
一種行為,一旦變的社會化和風俗化,再想改變它,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辦法當然不是沒有。如果人人都主動拾回已近丟失的良善和誠信,也許一切都會改變。
相關文章
- 算命女童的頭上烏雲 (2008年3月16日)
- 善用語言的力量 (2008年3月14日)
- 自我反省 (2008年3月14日)
- 小筱心情日記:往前走 (2008年3月13日)
- 生命為緣而來 (2008年3月12日)
- 你還是你 (2008年3月11日)
- 寓言故事: 徒勞的寒鴉 (2008年3月10日)
- 離別是相逢的開始 (2008年3月10日)
- 牽著你慢慢長大──操心兒郎 (2008年3月9日)
- 阿婆的店 (2008年3月8日)
- 老人與樹葉 (2008年3月7日)
- 微笑營造幸福 (2008年3月6日)
- 原諒別人不難 (2008年3月5日)
- 為什麼不快樂? (2008年3月4日)
- 飛翔的空間 (2008年3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