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學校】善心是人性中最為寶貴的生命之光,也是一個人的道德境界的最高體現。一顆純善的心靈不僅受人敬仰,其所散發的人格光輝,也能讓惡人迷途知返。以惡治惡,惡未必克。人世間只有善心才能感化和啟迪冷漠的心靈。
在19世紀的英國名門公立學校——哈羅學校,經常發生以強凌弱、以大欺小的事情。有一天,一個強悍的高個子男生,攔在一個新生的面前,蠻橫的命令他為自己做事。新生初來乍到,不明原委,於是斷然拒絕。高個子學生惱羞成怒,一把抓住新生的領子,劈頭蓋臉的暴打起來。新生痛得齜牙咧嘴,卻並不肯乞憐告饒。
旁觀的大群學生們或冷眼觀看,或起鬨嬉笑,或一走了之。只有一個外表文弱的男生,看著欺凌的這一幕,眼裡漸漸湧出了淚水,終於忍不住挺身而出,上前責問那個高個子男生:「你到底還要打他多久才肯甘休?」 高個子朝那個又尖又細的抗議聲音望去,一看也是個瘦弱的新生,就惡聲威脅他:「你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問這個幹嘛?」
那個新生用含淚的眼睛緊緊的盯著他,毫不猶豫的回答:「不管你還要打幾下,讓我替他承受一半的拳頭吧!」高個子看著他的眼淚,聽到這出人意料的回答,不禁羞愧的停下了手。
從此以後,學校裡反抗惡行暴力的聲音開始響亮,幫助弱者的善舉也逐漸增多。兩個新生也成了莫逆之交。那位被毆打的少年,深感善心與見義勇為的可貴,後來成為英國頗負盛名的大政治家羅伯特.比爾。挺身而出、願為陌生弱者分擔痛苦的瘦弱新生,則是揚名全世界的大詩人拜倫。
如何喚醒人性中的善念?在人生的旅途中,人們需要的正是拜倫那樣的善心和勇氣。一個道德崇高的人,不僅要存善心、說善話、做善事,還要以自身的善行來啟迪和震撼那些冷漠的心靈,以善心滲透、浸潤、感化那些「惡」「暴」之人內心深處的善念。以善治惡,其惡必克。以善心感化「惡」「暴」之人,使其改邪歸正,拋棄惡念,那就是人世間最偉大的壯舉!
相關文章
- 寓言故事: 龜人賽跑 (2008年1月10日)
- 寓言故事: 山羊鬍子的幽默 (2008年1月5日)
- 守信重諾 為人之本 (2008年1月2日)
- 在等你說謝謝! (2007年12月31日)
- 好運氣緣何降臨七次 (2007年12月30日)
- 求人不如求己 (2007年12月29日)
- 高處無雨 (2007年12月28日)
- 你聽到上帝的提醒了嗎? (2007年12月27日)
- 三根蔥 (2007年12月26日)
- 敬畏生命 (2007年12月25日)
- 家-不是講理的地方 (2007年12月24日)
- 冷漠與關愛 (2007年12月23日)
- 心境 (2007年12月22日)
- 兩個選擇機會 (2007年12月21日)
- 理直氣和 (2007年1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