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學校】本世紀30年代,一位猶太傳教士每天早晨,總是按時到一條鄉間土路上散步。無論見到任何人,總是熱情的打一聲招呼:“早安。”
其中,有一個叫米勒的年輕農民,對傳教士這聲問候,起初反映冷漠,在當時,當地的居民對傳教士和猶太人的態度是很不友好的。然而,年輕人的冷漠,未曾改變傳教士的熱情,每天早上,他仍然給這個一臉冷漠的年輕人道一聲早安。終於有一天,這個年輕人脫下帽子,也向傳教士道一聲:“早安。”
好幾年過去了,納粹黨上台執政。
這一天,傳教士與村中所有的人,被納粹黨集中起來,送往集中營。在下火車、列隊前行的時候,有一個手拿指揮棒的指揮官,在前面揮動著棒子,叫道:“左,右。”被指向左邊的是死路一條,被指向右邊的則還有生還的機會。傳教士的名字被這位指揮官點到了,他渾身顫抖,走上前去。當他無望地抬起頭來,眼睛一下子和指揮官的眼睛相遇了。
傳教士習慣的脫口而出:“早安,米勒先生。”
米勒先生雖然沒有過多地表情變化,但仍禁不住還了一句問候:“早安。”聲音低的只有他們兩人才能聽到。最後的結果是:傳教士被指向了右邊──意思是生還者。
感動一個人或許並不難,即便是貌似最冷酷殘忍的人,而感動一個人靠的未必都是慷慨的施捨,巨大的投入。往往一個熱情的問候,溫暖的微笑,也足以在人的心靈中灑下一片陽光,輝映起那心中本有的光亮。
相關文章
- 鼓勵是一種美德 (2007年9月13日)
- 戲與夢 (2007年9月12日)
- 站著做人跪著做事 (2007年9月11日)
- 寓言故事:另一種地獄 (2007年9月10日)
- 一顆糖的幸福 (2007年9月10日)
- 純真的故事 (2007年9月9日)
- 一捧沙的領悟 (2007年9月9日)
- 精誠之心感動天地 (2007年9月8日)
- 被批評也可以是件好事 (2007年9月7日)
- 簡 單 (2007年9月6日)
- 仁慈智慧的母雞 (2007年9月5日)
- 好好小姐 (2007年9月4日)
- 我不能 但可以 (2007年9月3日)
- 賣口香糖的老伯伯 (2007年9月2日)
- 休息是為走好更長遠的路 (2007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