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學校】第一次上社會學選修課。講課的教授貌不驚人,他走上講台時,我習慣的從書包中拿出一本正暢銷的小說。但是,我很快就被他吸引了,在簡單的開場白之後,他讓大家回答「人為啥渴望長大?」這個問題。
這是個可大可小的問題。興致勃勃的同學們踴躍發言,但沒有一個答案令教授滿意。最後,教授說大家不妨作一次社會調查,去問問那些社會中的人。
這項任務挺有意思。週末的時候,我先在校門口攔住一位公司職員模樣的人,他邊想邊說:「應該是為了多掙錢,過上好日子吧!」這是很實際也很普遍的一種答案。隨後我又到菜市場和音像店分別問了一個攤主和一位時髦女士,他們的意思大都如此。當然,也有例外,擠在公車上,我問身邊一位衣冠楚楚的中年男人這問題,他搔搔腦袋,很茫然地說:「人長大是生理成長的自然規律,沒有為什麼的問題。」
第二次社會學選修課上,教授讓大家交流調查的結果,同學們七嘴八舌地說起來,教授把這些結果分類列在黑板上,答案形形色色,除了我得到的那種說法之外,還有為了報答父母、可以戀愛成家、回報社會、實現人生目標等等。等大家停下來後,教授才深情地說:「你們說的都不錯,但都只是一個方面。其實,這麼多目的,歸納起來,就是為了去愛:愛自己、愛父母、愛愛人、愛子女、愛朋友、愛社會。」很複雜的一個問題,答案挺簡單!教授接著又說:「所以,為了長大後能好好去愛,在長大之前,我們理應多多積累一些愛的資本。」
講台下面悄無聲息,大家都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一句關於長大的箴言,像一道燦爛陽光深深射進幾千顆混沌的心靈。是啊,長大是為了好好去愛,在不具備足夠的愛的能力前,我們能做的,只有埋首創造。
教授的話激勵我在大學幾年勤奮讀書,辛勤筆耕,到畢業時就發表了二百多篇文章。即便是現在,參加工作好多年,我也不忘勤勉做事,珍惜時間,因為用教授那標準來衡量,我不敢妄言長大。
相關文章
- 簡單就是幸福 (2007年8月3日)
- 人類是怎麼來的? (2007年8月2日)
- 驕傲的選擇 (2007年7月30日)
- 我不能 但可以 (2007年7月29日)
- 心靈故事:真正的正直 (2007年7月28日)
- 人生難得有一顆平常心 (2007年7月26日)
- 明瞭畢生的追求 (2007年7月25日)
- 帶快樂回家 (2007年7月24日)
- 我不笨,我努力! (2007年7月23日)
- 打開身心靈健康的金鑰匙 (2007年7月22日)
- 無價之寶 (2007年7月21日)
- 正直在遠 (2007年7月20日)
- 善念一生 (2007年7月18日)
- 看客 (2007年7月15日)
- 人世間最寶貴的是善良 (2007年7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