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學校】戴冑,字玄胤,是唐朝相州安陽人,因為清廉正直受到唐太宗的重用,被任命為大理少卿,掌管刑獄司法,他處處秉公執法,即使皇帝也不能使他徇私枉法。
長孫無忌有一次受到召見,他沒解下佩刀就進入了東上合,尚書右僕射封德彝認為監門校尉沒有發覺,應當處以死刑,長孫無忌贖免罪行。戴冑上書認為校尉和長孫無忌的罪相同,這樣處理不能稱之為刑法。太宗說:“法令是天下人的法令,朕怎麼能偏袒親戚!”下令重新定罪,經過戴冑幾番爭辯,最終長孫無忌和校尉都被免除了死罪。
當時應考的人雲集京城,有些人假稱有資蔭冒用譜牒以求受到選拔,皇帝下詔讓這些人自首,如果不自首的就要判處死罪。過了不久,一些欺詐得逞的人被查處,判案定罪時,戴冑認為按照法律這些人應當流放,皇帝說:“朕下詔不自首的人處以死刑,你如今卻說應當流放,這就等於告訴天下人朕不講信用,難道你接受了賄賂要減免罪犯的刑罰嗎?”戴冑說:“陛下如果當時就殺了他,臣管不著。既然現在交給了臣處理,臣怎麼敢違反法令呢?”皇帝說:“你只管自己守法,而讓我失信於人,怎麼辦?”戴冑說:“法令,是向人宣揚大信;言語卻是因一時的喜怒而隨口說出的。陛下因一時的憤怒要殺他,既然知道不可行才交給法律部門,這是容忍小的憤怒,保存大信。如果為了發洩一時的憤怒而違背信用,臣為陛下惋惜。”皇帝聽後大為感動醒悟,聽從了他的話。
戴冑屢次冒犯皇帝,處處以法令條文為依據,據理力爭,皇帝更加重用他,後來升任其為尚書令、僕射。人們都讚美他稱職,說自武德以來幾乎沒有他這樣的人,不久被拜授為諫議大夫,與魏徵每天輪流侍奉在皇帝左右。大唐盛世政治清明,繁榮穩定,這與太宗皇帝虛心納諫和重用戴冑這樣不畏權勢秉公執法、清廉正直的官員有很大的關係。
看一看中共惡黨因為前任黨魁江的一己之私,便冒天下之大不韙,公然踐踏和篡改法律,發動了對法輪功的殘酷迫害,很多上下官吏明知道這是公然違法逆天之舉,卻在權勢和利益面前,按照惡黨的密令作惡,視法律為兒戲。試想,如此無信無德、作惡多端的黑幫惡黨豈有不亡之理?如此昏庸官吏豈能逃脫正義法律的制裁?
<英文版: http://www.clearwisdom.net/emh/articles/2007/6/19/86901.html
相關文章
- 歷史人物:唐太宗與魏徵 (2007年6月27日)
- 歷史故事:公平不私 (2007年6月8日)
- 恃才自傲敗亡 虛己受人大興 (2007年6月4日)
- 唐太宗“五事”治天下 (2007年6月2日)
- 歷史故事:一代明君 萬古稱頌 (2007年5月18日)
- 品德教育(14):謙恭的唐太宗 (2006年9月3日)
- 古人論改過 (2006年5月20日)
- 唐太宗小故事:不識弓箭 (2006年3月21日)
- 唐太宗小故事:功臣應當自持 (2006年3月19日)
- 唐太宗小故事:不信讒言 (2006年3月16日)
- 唐太宗小故事:甘苦與共 (2006年3月14日)
- 歷史故事:唐太宗與魏徵 (2006年2月22日)
- 歷史故事:主貪喪其國 臣貪亡其身 (2005年12月5日)
- 歷史故事:魏徵進諫 (2005年10月15日)
- 歷史故事:仁惻治世 百姓擁戴 (2005年10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