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學校】誠實守信被視為“立身立國”之本。下面就是發生在清朝年間,一個不惜身家性命,一個不惜傾家蕩產,都將誠實守信看的唯此為大的兩個故事。
徐少漁是錢塘人,光緒庚寅八月初,他向彝齋借了一百圓銀幣,沒有立借據,只口頭約定一年以後如數償還。第二年八月初,徐少漁中暑病倒了,危在旦夕之際,他躺在床榻上一直喃喃自語:“還錢的時間快到了,我如果死了這怎麼辦啊?”
其妻子聽後對他說:“你現在重病在身,醫藥費都花很多了,而且你借的錢也沒有借據,所以沒有履行約定的必要了,你就不要愁了。”徐少漁說:“他因為相信我所以才沒要借據,我怎麼能自己不守信用呢?”
徐少漁最後讓妻子將家中的一柄玉如意和兩件狐裘拿去賣了,共賣了九十銀元,又從別人那裡借了十圓,這才在約定的日期如數償還給了彝齋。沒過幾天,徐少漁的病痊癒了。
另一個故事發生在天津,那裡有個回民叫穆香甫,以買賣大豆為生,家中接連幾代都很富有,他因真誠厚道而受人敬重。
有一年,穆香甫生意失利變的非常困難,與他有往來的票號錢莊因為他的誠實厚道,都寬限他可以第二年再清償欠債。
穆香甫自己卻不答應,他說:“我只知道欠了人家東西,就一定要如約償還,即使傾家蕩產也在所不惜。信用不可丟失,我們穆家從來就是這樣的。”隨即將家中很多東西都變賣掉,然後如約還清了欠債。
相關文章
- 靜觀皆自得 (2007年2月12日)
- 溫柔的征服 (2007年2月10日)
- 放下就是解脫 (2007年2月8日)
- 我家大法小弟子撕了入隊申請書 (2007年2月8日)
- 請問有賣仙丹嗎 (2007年2月7日)
- 一杯鮮牛奶的故事 (2007年2月6日)
- 在寒假期間引導孩子們學好法 (2007年2月6日)
- 化干戈為玉帛 (2007年2月5日)
-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2007年2月4日)
- 返璞歸真 (2007年1月31日)
- 吃苦不是壞事 (2007年1月28日)
- 寬恕來自一種善念 (2007年1月26日)
- 腿粗才站得穩 (2007年1月25日)
- 凡事多為他人著想 (2007年1月24日)
- 價值是創造出來的 (2007年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