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家長園地

親子共讀:手套

文/張月昭

【明慧學校】 故事從一位老公公和他的狗兒到森林散步,不小心掉了一隻手套為起點。先是一隻小老鼠發現手套,高興得鑽進去,決定住在手套裡。接著,小青蛙出現了:「是誰住在手套裡面呢?」「是貪吃的老鼠,你是誰呢?」「我是愛跳的青蛙,讓我進去好嗎?」「請進!」於是,手套裡有兩隻動物了。

 
書名:手套  
文:烏克蘭民間故事  
圖:艾烏格尼.M.拉裘夫 翻譯:林真美 出版: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然後,兔子跑過來,開口問:「是誰住在手套裡面呢?」「是貪吃的老鼠和愛跳的青蛙,你是誰呢?」「我是長腿的兔子,讓我進去好嗎?」「請進!」現在,手套裡面已經有三隻動物了。

故事就這樣一路進展,緊接著出現的是:愛漂亮的狐狸、大灰狼和爆牙山豬,全都擠進手套裡,手套被擠得水泄不通。最後,慢吞吞的熊也來了。「是誰住在手套裡面呢?」「是貪吃的老鼠和愛跳的青蛙和長腿兔子和愛漂亮的狐狸和大灰狼和爆牙山豬,你是誰呢?」「我是慢吞吞的熊,讓我進去好嗎?」「開玩笑,已經客滿啦!」「不行!無論如何,我都要進去。」「真是拿你沒辦法,不過請你靠邊一點哦!」手套裡一下子住了七隻動物,當然是擁擠不堪啦!

後來,老公公終於發現他掉了一隻手套。於是和小狗回頭尋找。小狗一路「汪汪汪」的大叫,把所有的動物嚇得一一鑽出手套,逃進森林裡;故事就在老公公走過來,把手套撿回去之後,畫下句點。

這個故事很適合學前或低年級的兒童來閱讀,因為故事情節非常簡單,沒什麼特殊的變化和轉折(如果讓大孩子來看,可能會覺得很無聊吧!),甚至只要透過圖畫的觀察,就可以知道故事的進展。不過,即使是簡單的故事,只要深刻探討依然可以引出故事的細膩豐富之處。比如:請孩子注意作者為每隻動物刻意加上的形容詞:貪吃的老鼠、愛跳的青蛙、長腿兔子、愛漂亮的狐狸、爆牙山豬、慢吞吞的熊。指導孩子也試著為其他動物加上形容詞,讓描述更為生動有趣:唱歌的小鳥、跳舞的蝴蝶、跳躍的山羊、愛睡的肥豬---讓學生了解適當的描繪,會讓說話或寫作的內容更為深刻動人。另外,也可以考考這些動物入住手套的順序---考驗孩子的記憶和傾聽能力,是否都能專心聽講,具備正確的聽話習慣等等。

另外,閱讀過後與學生進行探討活動之際,所提出的問題應該要重視創意的啟發,而不只是停留在記憶層面而已。以下謹就這個故事,設計幾道開放性的問題供大家參考:

一、你知道動物的家是什麼模樣嗎?舉例說一說。

二、如果你也是住在這隻手套裡的動物,你想讓自己變成哪一種動物呢?為什麼?

三、各種動物都擠在這隻手套裡居住,你認為這樣好嗎?

四、請你想一想,還有哪些東西會讓動物喜歡住在裡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