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學校】在古代,有一個叫秋的,他是整個國家棋藝最高的人。因為他善於下棋,所以人們也叫他弈秋。由於弈秋在棋手中的地位很高,在百姓中的影響也很大,於是有人對他打起了歪主意,想破壞他在人們心目中的威信。
有一天,當弈秋正在與人對弈的時候,這些人找了一個吹笙的來到弈秋對弈的地方,在旁邊吹起了笙。悠揚的樂曲,弄得弈秋心神不定,結果弈秋輸給了對手。過了幾天,在弈秋又與人對弈的時候,這些人又找了一個人,在弈秋身邊不停地“請教”似是而非的“棋理”,弄得弈秋一籌莫展,結果棋又輸了。於是,這些人開始散布謠言,說弈秋的棋藝根本不行,是個騙子。對於這些謠言,弈秋感到非常惶惑,也非常痛苦。
有位智者了解到這種情況後,出來為弈秋辯護。他認為,弈秋最近棋藝的下降並不能說明他的棋術不行。他說,曾經有一位天下最擅長算術的人,在鴻鳥鳴叫著在他頭上飛過時,他連一些簡單的算術題也答不上來;但這並不是他算術不行,而是受到飛鳥干擾的緣故。弈秋最近幾次對陣的失敗,也不是棋術的問題,同樣是受到外部因素干擾的緣故。他們都是因為心思被其它的事情所吸引,注意力不能集中在算術和棋術的給果。
生活在黑暗中的小魚(瞽)雖然沒有眼睛,但它的耳朵非常靈敏,這是由於它專注於聽的緣故;甲魚沒有耳朵,但它的眼睛非常敏銳,這是因為它專注於看的緣故。像瞽和甲魚這樣低級的生命都可以達到聽覺和視覺的敏銳,仔細推敲起來,不外乎做事的專一。所以對於要想把一件事情做好的人來說,就必須精勤專心,全神貫注,注意力高度集中。否則,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不專注,要想成功是不可能的。對於人來說,心思不在學習上而朗讀,雖然聲音可以入耳,但並沒有入心,這就像掩耳盜鈴的小偷,只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
人們聽了智者的分析,就再也不懷疑弈秋的棋術了;而弈秋也聽從了智者的忠告:“一心不可二用。”從此,弈秋百戰百勝,那些人想詆毀弈秋的歪主意也起不了作用了。
相關文章
- 民間故事:謙虛 (2006年6月27日)
- 民間故事:大水沖了水泉村 (2006年6月8日)
- 民間故事:臘八粥 (2006年5月26日)
- 民間故事:待人寬厚的牛弘 (2006年5月5日)
- 民間故事:梁毗拜金 (2006年5月4日)
- 民間故事:勿貪圖安逸享樂 (2006年5月2日)
- 民間故事:仁慈好施 (2006年4月28日)
- 民間故事: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 (2006年4月28日)
- 民間故事:善心救助 善報彰顯 (2006年4月27日)
- 民間故事:東施效顰 (2006年4月25日)
- 民間故事:名義至重 (2006年4月24日)
- 民間故事:誠實不欺 不佔便宜 (2006年4月23日)
- 民間故事:君子不失恭敬 (2006年4月22日)
- 民間故事:誠實不欺 (2006年4月21日)
- 民間故事:己所不欲,勿施與人 (2006年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