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學校】科林•盧瑟•鮑威爾生於紐約,父母是牙買加移民。鮑威爾從小聰明好學,意志堅強,並且樂於幫助別人。他當過雷根總統的國家安全顧問,曾被布希總統任命為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任該職的黑人,也是最年輕的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2001年1月,他出任小布希政府的國務卿,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擔任該職的黑人。
鮑威爾上國中的時候,就開始關注研究街頭流浪者無家可歸的問題。有一次,在從學校回家的路上,他遇到一個流浪漢。鮑威爾就停下來問那個流浪漢需要什麼東西。
「我需要一個家、一份工作。」無家可歸的人感歎道。小鮑威爾為難了:自己還是個小孩子,怎麼才能幫他呢?家和工作自己都不能給他呀!於是,小鮑威爾接著問:「你還要什麼其他的東西嗎?」
無家可歸的人很無奈的笑了一下,帶著滿臉的憧憬說:「我真想能夠吃一頓飽飯呀!」
鮑威爾很想立刻答應他,可是心裡面還是有點擔心,父母是否會同意自己的做法。鮑威爾對流浪漢說:「你可以等我一下嗎?我回去徵求一下家人的意見,你一定要等著我!」男孩飛跑回家了。
鮑威爾回到家,把事情告訴爸爸,希望得到他的支持,父親聽罷孩子的所說,欣慰的笑了:「好孩子,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爸爸絕對支持你。孩子,你要記住,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關心他人。仁愛是人類最光輝燦爛的人性。」
鮑威爾高興的點點頭,並把父親的這句話深深的印在了腦海中。
接下來的三天裡,鮑威爾在爸爸媽媽和兩個姐姐的幫助下,作計畫、採購,做了一百多份的飯,送到他們家附近的一個流浪者的收容所。
在以後的一年時間裡,幾乎每個週五的晚上,鮑威爾全家都要給收容所送飯。後來,鮑威爾的活動得到了全班同學還有他們的社區的理解和支持,活動不斷的擴大了。
鮑威爾在一篇文章中這樣寫道:我們每個人都應該關心他人,仁愛是人類最光輝燦爛的人性……這是父親對我說的話語,它影響了我的一生!
有一位家長,他和妻子把所有的愛都給了獨生兒子,但兒子卻很自私:好飯菜要獨吃、先吃;衣服鞋帽要父母幫忙拿、幫忙脫;只知道伸手向父母要這要那,對父母卻從不關心,父母生病不聞不問。一位兒童教育家說:「只知索取,不知付出;只知愛已,不知愛人,是當前獨生子女的通病。」
仁愛是人類最光輝燦爛的人性,最崇高偉大的品德,教子做人,首先要賦予他一顆仁愛之心。
自私自利是愛心的大敵。但它根源於父母的私愛和溺愛。為了不讓孩子的愛心枯渴、泯滅,為人父母者不僅要愛孩子,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學會愛。大海靠一滴滴水彙集而成,愛的殿堂靠一沙一石來構建。自小給予孩子同情心和憐憫心的情感,是在他身上培植善良之心、仁愛之情首先要做的事情。兒童最初的同情心和憐憫心是成人同情心和憐憫之心的反映,所以,父母看到別人的困難,顯露出痛苦的言行會深深打動兒童的心靈,感染和喚起孩子對別人的關心。
比如,公共汽車上,家長對孩子說:「你看,那個阿姨抱著小弟弟多累呀,我們讓他們坐到這裡來吧!」鄰居阿婆年老生病,家長帶著孩子去探望問候,幫阿婆做事……經常讓孩子看到大人是怎麼同情、關心、幫助人的,對於培養孩子善良品德是最好不過的了。
隨著孩子的長大,還要逐步擴大教育內容,教育孩子熱愛故鄉,熱愛國家、熱愛科學、熱愛勞動、熱愛事業、熱愛人生……
一點一滴的培養,一言一行的引導,仁慈博大的愛心、人道主義的道德,就會在孩子心頭紮下根,就會隨著孩子的成長而不斷擴展和升騰。
轉載自婦女與生活社《父母應該對孩子說的100句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