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學校】濟水南邊的一個商人,有一次渡河時,船不幸覆沒了,他浮沉在水面的苴草上奮力掙扎,大聲喊叫「救命!」有一個捕魚人,划船去救他,船還沒到,商人就著急的叫喊:「我是濟水岸上的富翁,有誰能夠救我上岸,就給百兩銀子。」
漁人救了他,載著他上了岸,富商卻只給漁人十兩銀子,漁人說:「剛才你答應要給百兩銀子,怎麼現在只給了十兩呢?你言而無信呀!」富商生氣地變了臉色說:「你是個捕魚人,一天所得能有多少?現在給了十兩銀子還不滿足嗎?」漁人只得失望的走了。
後來,有一天,這個商人從呂梁乘船順水而下,船碰上礁石,又覆沒了。當時那個漁人也在那裡,有人對漁人說:「你為什麼不去救他呢?」漁人說:「他是個不守信義的人。」說完,漁人站在旁邊束手觀看,商人最後淹死了。
孔子說:「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倘若一個人講話忠實,信守諾言,而且言出必行,行為舉止,樸實恭敬,自然時時受歡迎,處處行得通;反之,講話誇張不實,行止舉動,驕傲虛浮,將被人群唾棄,甚至招致自我毀滅。渡河的富商,不幸的下場,就是一面最雪亮的鏡子。
雖然富商自食惡果,罪有應得;但是漁夫為了區區九十兩,忍心坐視渡河的商人溺水滅頂,也太殘忍了。錢財乃身外之物,不必看得太重,損人不利己,甚或見死不救,都是不當的行為,值得我們深思呀!
相關文章
- 民間故事:一無所有 (2006年10月7日)
- 民間故事:玉不琢 不成器 (2006年10月6日)
- 民間故事:善心善行 遇仙飛昇 (2006年10月5日)
- 民間故事:深明大義 嚴謹治家 (2006年10月4日)
- 民間故事:祖上積德蔭後代 子孫重德享福報 (2006年10月3日)
- 民間故事:積德改命 (2006年10月2日)
- 民間故事:修養德行 福報子孫 (2006年10月1日)
- 民間故事:竊竊私語亦如雷 (2006年9月30日)
- 民間故事: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2006年9月29日)
- 民間故事:以孝養善 (2006年9月28日)
- 民間故事:六尺竹席 (2006年9月27日)
- 民間故事:眼見不實 (2006年9月26日)
- 民間故事:作惡多端 難逃惡報 (2006年9月25日)
- 民間故事:命由天定 生命輪迴 (2006年9月24日)
- 民間故事:《閱微草堂筆記》(三) (2006年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