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學校】第一次擔任一至四年級導師,又逢九年一貫開跑,班級經營得很辛苦。因緣際會,我參加了第一期法輪大法教師研習營,喜得大法。深感大法談的是宇宙真象並非一般宗教,教人修「真、善、忍」,做好人中的好人,法理簡明易懂。孩子無知,不懂得怎麼做好人,所以把大法的法理拿來教導孩子。

自我中心 常打架吵架 惡作劇 妨礙別人
把做好事積德,享福;做壞事造業,吃苦的道理告訴孩子。
自私 爭先恐後 斤斤計較
告訴孩子先他後我,將心比心,處處考慮別人。
惡意曲解 過度自我保護 頻頻告狀
教導孩子用善解、寬容去看待事件。
誣告 說謊 不認錯
教導孩子真實不欺、返本歸真。只有純真善良的人才能回到天上當佛、道、神。
貪心 浪費 好吃
告訴孩子享福、浪費就是消福。無福就要受苦。不受誘惑就是忍,受苦能忍才能消業,業消掉會轉化為德。如果修煉,德會轉化為功,不修煉就轉化為福報。修煉得正果,出三界不再輪迴,回到天國永享幸福快樂。不修煉不出三界,繼續輪迴,福報享盡,受業報。
孩子們都願意選擇修煉,將來要「返本歸真」。有了共同的理念就好溝通,師生朝著目標一起努力。
讀轉法輪 情境佈置
修煉第一步要「學法」,才能有正確的觀念和方法。教室後櫃備有36本精美的注音版「轉法輪」。
在教室後面佈置「真、善、忍專欄」,吊掛一些小朋友摺的紙蓮花,張貼「真、善、忍兒童」的照片。
煉靜功
改變氣質從「靜」入手。午休不睡覺的,由本班家長也是大法學員蔡美香老師帶領在空教室煉靜功。
向內找:顯示心 歡喜心 妒嫉心 爭鬥心 貪心 疑心
在日常生活中檢視自己有哪些執著心是要去的?問自己:哪一顆心最經常出現?哪一顆心最容易去掉?用圖畫表示出來。在學校生活中,老師經常觀察孩子的言行,隨時提醒並和孩子一起分析、討論那是什麼心的展現。
自我檢視:有哪些德 哪些業
藉著畫圖把另外空間白色的德和黑色的業具象化,讓孩子一一檢視自己做了哪些好事?哪些壞事?一段長時間後,再畫一次,看看是否有所改進?
![]() | ![]() |
善念善行記實
有感於與其針對班上幾個孩子實施「個案輔導」而搞得心力交瘁,不如在整個班上做「團體輔導」塑造出一種氣氛----我們都是修煉人。於是決定兩週記錄一次修煉狀況,起先定名「同化真善忍」,後因響應明慧教育學會推廣「說好話」、「善念徵文」,改名「善念善行記實」。
善用時間
導師時間、非學習節數、彈性時間、綜合領域時間、午休、上課時隨堂穿插或回家作業。活動內容包括:講故事、藉社會新聞隨機教育、寫日記、作文、畫圖、聽音樂、唱歌、靜坐、學法、摺蓮花、大法資訊分享、善念善行記實、善念徵文、每日一句寫好話、發表創意好話、校園好話宣導活動......。
「善念善行記實」純粹表揚孩子善的一面,從中我深刻的體認到,其實每個孩子都有他光輝善良的本性,端視我們能不能用純淨的眼光去發現。「比馬龍效應」告訴我們,根據具體的言行來讚美,孩子一定是「越誇越棒」。看到某些孩子大幅度的轉變,我體會到善念的力量。大家都說現在的孩子難帶,當然是的,但是如果我們不僵化於傳統的教育觀念,或許另有一番景象。每當記錄孩子的言行時,我感覺自己的心在柔軟,視角在調整,態度在轉變。從孩子的純真善良我看到自己的不夠善,從自己的不夠善發現許多未放下的執著。
我們知道,身為父母師長不僅要言教更要身教。當負面情緒升起來時,即使沒有當下把握住,也要事後懂得向內找。覺得孩子表現不好,往往是自己出了問題,沒有正向思考、釐清問題或做出有效的決策。
每當我回家內找後,最希望明天趕快到來,可以一起回顧這個事件找出不足或向孩子道歉。慶幸的是,我還有明天可以彌補和改進。當明天變成今天,發現孩子依然純真可愛,遺憾的、擔心的都不存在了,煩惱也就消失了。
我必須承認,即使整體上看來孩子在品德與秩序方面有顯著的成長與進步,但是仍然存在著個別差異。大嗓門、活潑好動,依舊是本班男生的特色!
對求福報的人而言,學校是塊福田;對我而言,學校是修煉去執著的場所。從跟孩子的互動中我看到自己很多不好的心,是他們給我機會讓我修的。如今走過這段路程,回頭一看,猛然醒悟,感謝師父的安排!
![]() | ![]() |
這本書經孩子們投票定名為「我們的希望樹」。內容包括:200則善念善行,200則好話,10篇善行經驗分享,5篇生命教育作文,6篇好話心得分享,師長的勉勵和所有家長的回饋,以及插圖和照片等。出版這本書的目地在讓孩子永遠記得他們曾經擁有一顆純淨美好的心,並且繼續保潤這顆心,返本歸真。同時也是拋磚引玉,希望更多的老師、家長和孩子一起來種下「希望樹」。
相關文章
- 美勞小教案:我們的希望樹 (2005年10月4日)
- 花蓮明慧一學期來的回顧 (2005年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