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典故

開卷有益 黔之驢

文/ 史淑文

【明慧學校】《黔之驢》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所寫。柳宗元,字子厚,生于唐朝,河東解縣人(今山西永濟)。柳宗元二十一歲時就以過人的才學中進士而入朝為官,但是他的仕途一直不太順利,几度被貶,四十七歲那年死在柳州刺使任內。

《黔之驢》是一篇寓言,藉著山林里老虎和驢子的互動,來勸戒人必須注重真才實學,虛有其表虛張聲勢,頂多只能唬弄一陣子,不會長久的。故事是這樣的:

在黔也就是貴州這個地方,本來是沒有驢子的,一天有一人沒事找事,用船運回一只驢子。驢子運到了貴州,才發現驢子派不上用場,于是在山下把驢子給放了。林子里有一只老虎看見了驢子,心里想,那來的這毛茸茸的大怪物啊,老虎還以為眼前的這個動物是個莫測高深的神哪,所以老虎只敢躲在林子里偷偷地觀察驢子,漸漸的才敢靠近一點,小心謹慎不敢造次,畢竟老虎猜不透驢的來歷。

有一次,驢子突然大叫一聲,老虎嚇了一大跳,躲得遠遠的,過了好一陣子,才又敢慢慢的接近驢子,進一步觀察它。几次下來老虎發現驢子似乎沒有什么特別的本領,等到老虎更加熟悉了驢子的叫聲之后,就更敢靠近驢子,在它身后前后走動。就因為驢子越來越沉不住气,而老虎越來越敢靠近它,就越覺得驢子沒有什么了不起,所以老虎決定要捉弄驢子。它在驢子的面前跳來跳去,用身体貼近上去,一會儿衝一會儿追,驢子被這一連串的捉弄給激怒了,終于它沉不住气用蹄子去踢老虎,這一踢可把他自己的底牌給掀了。老虎一看驢子不過這點本領,心里樂坏了,于是放心大膽的跳上去,狠狠的咬,咬斷了驢子的咽喉,吃光了肉走了。

柳宗元在文章的最后,感慨地寫道:“驢子形体龐大好像很有風度和德性,聲音洪亮好像很有本事和能耐,如果驢子不暴露自己那拙劣的僅有的本領,老虎盡管凶猛,畢竟沒有見過驢子這樣的龐然大物,總會因疑慮畏懼而有所顧忌,始終是不會捕殺驢子的,而驢子今天落得這樣的下場,實在是可悲呀。”

成語“黔驢技窮”即出自此典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