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學校】
對於心的境界,我所能夠給出的最高贊語就是:豐富的單純。我所知道的一切精神上的偉人,他們的心靈世界無不具有這個特徵,其核心始終是單純的,卻又能夠包容豐富的情感體驗和思想。
我相信,每一個精神上的偉人在本質上都是直接面對宇宙的人。一方面,他知道自己是宇宙的兒童,這種認識深藏於他的心靈的核心之中,從根本上使他的心靈永葆兒童的單純。另一方面,他對宇宙的永恆本質充滿精神渴望,在這種渴望的支配下,他本能地為一切精神事物所吸引,使她的心靈變得越來越豐富。
與此相反的境界是貧乏的複雜。這是那些平庸的心靈,它們被各種人際關係和利害算計佔據著,所以複雜;可是完全缺乏精神內含,所以又是一種貧乏的複雜。
除了這兩種情況外,也許還有貧乏的單純,不過,一種單純償若沒有精神的光彩,我就寧可說它是簡單而不是單純。有沒有豐富的複雜呢?我不知道,如果有,那很可能是一顆魔鬼的心吧。
人性的單純來自自然。有兩種人性的單純,分別與兩種自然對應。一種是原始的單純,與原始的物質性的自然對應。兒童的生命剛從原始自然中分離出來,未開化人仍生活在原始的自然之中,他們的人性都具有這種原始的單純。第二種是超越的單純,與超越的精神性的自然相對應。一切精神上的偉人,包括偉大的聖人、哲人、詩人,皆通過信仰、沉思或體驗而與超越的自然有了一切溝通,他們的人性都具有這種超越的單純。
在兩種自然之間,在人性的兩種單純之間,隔著社會和社會關係。社會的作用一方面使人脫離了原始的自然,另一方面又會阻止人走向超越的自然。所以,大多數人往往在失去了原始的單純之後,卻不能獲得超越的單純。
社會是一個使人性複雜化的領域。當然,沒有人能夠完全脫離社會而生活。但是,也沒有人必須為了社會放棄自己的心靈生活。對於那些精神本能強烈的人來說,節制社會交往和簡化社會關係乃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正因為如此,他們才能越過社會的壁障而走向偉大的精神目標。
相關文章
- 黃金和石頭 (2004年11月29日)
- 她是在用心向我道歉 (2004年11月24日)
- 面子和自尊 (2004年11月22日)
- 等 一 下 (2004年11月20日)
- 遭遇假鈔的啟示 (2004年11月19日)
- 一條魚眼中的海 (2004年11月15日)
- 聾兒的短信 (2004年11月14日)
- 美麗的退出 (2004年11月11日)
- 慈悲看世界 (2004年11月10日)
- 陌生老闆的一碗麵 (2004年11月9日)
- 四歲小女孩的眼睛 (2004年11月8日)
- 讓苦難芬芳 (2004年11月7日)
- 咱倆的秘密 (2004年11月6日)
- 成功與一塊石頭 (2004年11月5日)
- 仇人與恩人 (2004年1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