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明慧教室

明慧學校教案(10)--- 成語故事:紫氣東來

文/靜思

【明慧學校】

教學主題:成語典故
單元主題:成語故事:紫氣東來
教學對象:小學以上
教學時數:30分鐘

教學目標
1.瞭解成語的典故。
2.瞭解成語的真正含意,進而能夠正確地使用成語。

教學準備
1研讀教學參考資料:
【大紀元文化網】成語典故
成語故事:紫氣東來 (取材自【明心網】)

2.如必要的話,設計學習單

教學重點

成語故事:紫氣東來

東周時期,函谷關的關令是當地人,名叫「尹喜」。

一天早晨,尹喜從家裡出來,在門前的一個土台上往東遠眺。望見對面源岸上霞光萬道,一輪紅日噴薄欲出。這本是很平常的自然現象,善觀天象的尹喜卻從中發現了不平常,紅光之前有一團紫氣繚繞徐徐向西移動,在黃河南岸,弘農河畔,紫色漸漸的越聚越濃。以至於層巒疊嶂之間,雲霞蒸蔚,景色異常美麗壯觀。

尹喜眼觀天象,即興打了一卦,細推卦理,不由欣喜若狂:「紫氣東來必有異人通過。」於是他趕緊下了土台,吩咐手下打掃庭院,清掃街道,準備迎接聖人。並告訴門人,凡有與眾不同的人來都要留下來,好好招待,而且還要馬上向他報告。布置好後,尹喜沐浴更衣,靜候聖人。

當時周朝的柱下史 (相當於現在的國家圖書館長) 老子李耳,因不滿朝庭腐敗,諸候相爭,辭宮不做,離開洛陽,打算經函谷關西去,過隱居生活。

老子皓首長須,神彩奕奕,倒騎青牛來到函谷關前。守門關吏見此人與眾不同,立刻報告關令尹喜。尹喜趕忙來到關前,將老子迎到客舍,共進餐膳。二人邊吃邊敘,談得很投機。

函谷關一帶景色秀麗,尹喜關令又極力挽留,老子就留下來,寫出了彪炳後世的五千言《道德經》後才離關西去。

後人在老子著經的地方建了太初宮,又在尹喜觀看紫氣東來的地方建了瞻紫樓。
(取材自【明心網】)

教學流程

1.引言---提問 (5分鐘)
(1)問學生是否知道「紫氣東來」的典故。
(2)問學生是否知道「紫氣東來」這句成語的意思。

2.講述教學重點 (10分鐘)

講述成語故事:「紫氣東來」

講述中可提出問題:
---函谷關在什麼地方? (函谷關開始建於春秋時代,地處長安古道,是東去洛陽﹐西達長安的要道)
---尹喜為什麼知道將有聖人通過函谷關?
---那位聖人是誰?

3.自由討論 (10分鐘)
(1)聽完「紫氣東來」的成語故事,讓學生自由提出問題。
(2)「紫氣東來」這句成語的真正含意?
(3)讓全體學生參與討論

4.評量 (5分鐘)
(1)可用口頭測驗學生的理解程度
(2)也可利用自由討論時提出問題進行評量
(3)或發給學習單

教學方式
(1)引言提問時,如果有學生知道「紫氣東來」的典故,也可讓學生大致地講述這個成語故事,教學者再加以補充或重述。
(2)講述故事時,也可針對故事情節採取與學生互動的方式提出問題或讓學生自由發問。
(3)如有時間可讓學生講一個較短的成語故事

評量方式
(1)學習單
(2)口頭測驗

參考資料
【大紀元文化網】成語典故
成語故事:紫氣東來 (取材自【明心網】)
http://www.epochtimes.com/b5/3/1/26/c101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