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學校】人生在世有許多無奈事,其中最無奈的,就是到了時候必然會老,而老了就有老態,老態使人傷感。
有人將老態歸納成3個代表性的現象,雖然未免諧謔,可也都是實情,這3個現象是:
記憶:該記住的,都記不住;沒有用的,都忘不了。眼前的事,一轉眼就忘得一乾二淨,怎麼想也想不起來;可是,二三十年,三四十年前的往事,大大小小都忘不了,一幕一幕,歷歷如在眼前。
睡眠:該睡覺時,睡不著覺,不該睡時,偏偏精神不濟,坐著、說著,就睡著了,等到真要好好躺下來睡一覺,偏又翻來覆去,怎麼都睡不好,正是俗話說的:「三十年前有睡不醒的覺,三十年後有睡不著的覺。」
身體:不該硬的,血管、動脈,都硬化了;不該掉的,頭髮、牙齒都掉落了;眼睛花了,遠也看不到,近也看不到;胃口差了,任它山珍海味,只能吃一點點。
一旦有了老態,難免顧影自憐,總覺得物是人非事事休,一絲淡淡的悲哀,總是縈繞心頭,揮之不去。
其實,如果換個角度想開一點,雖有老態,何妨處之以淡?美好的路,已經走過了;激烈戰鬥,也已成為往事,勝固可喜,敗也不再可憂;天下大事,人情冷暖,而今也不過是些反反覆覆的明日黃花,沒有什麼可驚嘆的。
往日記憶泉湧,何妨隨筆寫下?睡不著覺,何必一定要睡,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大可一天當兩天用。身體差了是自然現象,勉強支持著點,想吃想喝的也不用太顧慮,有什麼不好的?
不過,最重要的問題還是,在老態未生之前,應該把生活安排得適當些,要把握原則、追求理想,卻不太汲汲於計較得失,要自求自福,隨遇而安,而不自尋煩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