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典故

歷史故事:端午節傳說 之1

文/僑教雙週刊

【明慧學校】端午時節正值炎熱的夏天,也是疾病開始滋生的季節,其成因可追溯為驅邪避厄的目的,這項傳統節日,開始於春秋戰國時期,其中流傳的傳說大多與紀念屈原、伍子胥和孝女曹娥有關,本期就先來介紹「紀念屈原」的故事。
  
  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任能,才可富國強兵,主張聯齊抗秦,卻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在流放的日子裡,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等不朽詩篇,端午節也因此被稱詩人節。當秦軍攻破楚國都城時,屈原心如刀割,就在五月五日,寫下了絕筆之作《懷沙》後,抱石投入汨羅江。

  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很傷心,紛紛來到江邊呼喊屈原,漁夫們也在江上來回打撈。甚至有漁夫拿出飯糰、雞蛋等食物丟進江中餵飽魚群、蝦蟹,牠們就不會去咬屈原的身體了;一位老醫師則把一壇雄黃酒倒進江裡,想要迷昏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了怕飯糰會被蛟龍吃光,百姓就用楝樹葉包米飯,外面再纏彩絲,發展成為現今的粽子。

  從此,在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用以紀念這位愛國的屈原。

*注釋: 
1.舉賢任能:指推舉任用有良善的品行和才能的人。
2.流放:將罪犯放逐到偏遠的地方。
3.蛟龍:傳說中能興起洪水、掀起風浪的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