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學校】亡國之主都是同一道理,雖然時間不同,行事也不同,但亡國的原因是相同的,都是拿不適合義理的事來當作娛樂。而把不適合義理的事當作娛樂,就不能獲得生存。
廣設酒池肉林,對人民施以炮烙之刑,雕柱懸桔槔用以上下諸侯,是不適合義理的。殺鬼侯的女兒取她身上的佩玉,切斷在水中行走之人的小腿而察看骨髓,殺大臣梅伯剁成肉醬後送給文王,是不適合義理的。
文王表面上雖然接受了,但卻把這些事告訴諸侯們。建造璇宮、傾宮,剖開孕婦的肚子來觀察胎兒變化,對比干挖心而察看他的心竅,是不適合義理的。
對於這段歷史,孔子說:「商紂的心智如果有一竅可通,那麼比干就不會死了。」由這些事情可以知道,夏、商朝之所以滅亡的原因。
後來,《呂氏春秋.貴直論.過理》中孔子所說的這段話,就演變成「一竅不通」這句成語,用來比喻愚昧不明事理的人,或一點也不懂的人。
【討論】
(1)紂王做了那些不合義理的事?孔子如何評論這段歷史?
(2)由夏桀、商紂的亡國來看,對照現今,如果執政者昏庸愚昧、不明事理,將造成什麼後果?
【造句練習】
例:他不是理財專家,甚至可說是一竅不通,卻執意要這麼規劃財務。
例:他的父親固執的一竅不通,根本無法溝通。
【相似成語】
一無所知;蒙昧無知
【課後時間】
成語之最,連連看︰
◎最大的手術 ◎大公無私
◎最小的郵筒 ◎一落千丈
◎最可敬的事 ◎脫胎換骨
◎最難懂的事 ◎難以置信
◎最大的瀑布 ◎不知所云
參考答案︰
◎最大的手術(脫胎換骨)
◎最小的郵筒(難以置信)
◎最可敬的事(大公無私)
◎最難懂的事(不知所云)
◎最大的瀑布(一落千丈)
【原文】
亡國之主一貫,天時雖異,其事雖殊,所以亡同者,樂不適(1)也。樂不適則不可以存。糟丘酒池,肉圃為格(2),雕柱而桔(3)諸侯,不適也。刑鬼侯(4)之女而取其環(5),截(6)涉者脛而視其髓,殺梅伯而遺(7)文王其醢,不適也。文王貌受,以告諸侯。作為琁(8)室,築為頃宮(9),剖孕婦而觀其化,殺比干(10)而視其心,不適也。孔子聞之曰:「其竅(11)通,則比干不死矣。」夏、商之所以亡也。
(《呂氏春秋.貴直論.過理》)
【註解】
(1)樂不適:以不適合義理的事來娛樂。
(2)格:此指炮格,古代的一種刑法,用燒紅的鐵器灼燙身體。也作炮烙。
(3)桔:此指桔槔,音節高。是汲水的器具,把繩子懸在橫木上,一端系水桶,一端系重物,使其交替上下,可節省汲引之力。
(4)鬼侯:商朝諸侯名。
(5)環:此指玉環。
(6)截:切斷。
(7)遺:音位,贈送、給予。
(8)琁室:即璇宮,用美玉裝飾的宮殿。琁音玄,同璇。
(9)頃宮:及傾宮,指巍峨高大的宮殿。
(10)比干:商王紂的叔父,與微子、箕子稱殷之三仁。屢諫紂王不聽,最後被殺。
(11)竅:即孔穴,此指人的心智
相關文章
- 成語故事:貪小失大 (2009年6月11日)
- 成語故事:一觸即發 (2009年6月9日)
- 成語故事:一絲不苟 (2009年5月29日)
- 成語故事:言必有中 (2009年5月7日)
- 成語故事:夢筆生花 (2009年5月4日)
- 成語故事:平易近人 (2009年4月27日)
- 成語故事:圖窮匕見 (2009年4月3日)
- 成語故事:匹夫之勇 (2009年3月29日)
- 成語故事:寶山空回 (2009年3月12日)
- 成語故事:盲人摸象 (2009年3月8日)
- 成語故事:囫圇吞棗 (2009年2月19日)
- 成語故事:虎口餘生 (2009年1月17日)
- 成語故事:東食西宿 (2009年1月5日)
- 成語故事:銜環結草 (2009年1月2日)
- 成語故事:小巫見大巫 (2008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