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學校】答應別人的事,就應秉持“真”的原則,無論如何都一定要做到,這是為人處世之本,是一種傳統美德。看一看這些不惜身家性命而謹守守信重諾做人準則的古人,真是令人由衷的欽佩。
清朝時,武進有個人叫趙仲穆,以擅長雕刻圖章而出名。光緒己丑年七月,俞筱甫與趙仲穆約好,將自己家藏的四十方佳章請趙仲穆雕刻,並約好十月中旬可以拿到。九月時趙仲穆病了,到十月初還沒有痊癒,趙仲穆擔心延誤交付圖章的時限,於是艱難的開始為其雕刻,忙了三天三夜,累的疲憊不堪。終於如約將這些圖章交到了俞筱甫的手上。
俞筱甫曾在浙江的西興做官,其為人儒雅恭敬,為官清廉,從來不妄取分文。退休後,家中十分清貧,有一次,他向好朋友譚復堂借了一些錢,約好第二年年末償還。第二年還錢的時限快到了,俞筱甫突然得了惡疾,俞筱甫為了還錢,斷停了醫藥,然後將自己家中的琴書等所有值錢的東西都變賣掉,終於在臨死前如期將欠的錢還給了朋友。
錢塘有個周輿則,在吳越之間做買賣,家中很富有。康熙辛卯年,遇到盜賊搶劫,南北往來的商人寄存在他這裡數以千計的財物,全被掠奪一空。事後,周輿則拿出自己的所有財物償還了那些客人,他說:“寧可我一無所有,也不能讓客人們受損害。”客人們對他如此守信重諾都非常佩服,後來都聚集到他這裡來寄存財物。
還有個人叫蔡眉人,他出生在一個大家族中,穿戴儒雅質樸,平生非常守信重諾。在病危之際,有人來詢問以前曾托付給他的事現在如何了,他的家人正準備將來人推脫趕走時,蔡眉人聽到了聲音,他在病床上大聲喊道:“死者復生,生者不愧。”意思可能是對他的家人說,我這個即將要死的人都知道做人應守信重諾,你們這些活著的人不守信重諾難道不知道羞愧嗎?
相關文章
- 寓言故事: 龜人賽跑 (2008年1月10日)
- 寓言故事: 山羊鬍子的幽默 (2008年1月5日)
- 在等你說謝謝! (2007年12月31日)
- 好運氣緣何降臨七次 (2007年12月30日)
- 求人不如求己 (2007年12月29日)
- 高處無雨 (2007年12月28日)
- 你聽到上帝的提醒了嗎? (2007年12月27日)
- 三根蔥 (2007年12月26日)
- 敬畏生命 (2007年12月25日)
- 家-不是講理的地方 (2007年12月24日)
- 冷漠與關愛 (2007年12月23日)
- 心境 (2007年12月22日)
- 兩個選擇機會 (2007年12月21日)
- 理直氣和 (2007年12月19日)
- 這個人重不重要? (2007年1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