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學校】莊子在濠水橋上與著名的哲學家惠施一起散步。他看見魚兒在水中悠然自得的遊戲,便對身邊的惠施說:“這是魚兒的樂趣啊!”
惠施不以為然的反問莊子:“你不是魚,怎麼知道魚兒是快樂的呢?”
莊子反唇相譏:“那麼,你不是我,怎麼知道我不瞭解魚的樂趣呢?”
兩個人你一言我一語互不相讓,惠施辯解道:“我不是你,當然不知道你的感覺。你本來就不是魚,你肯定也不會知道魚的感覺。”
莊子到底是做學問的人,十分善於總結問題的癥結。他認為兩人爭論的焦點是,你問我怎麼知道魚兒的快樂,這是你承認我瞭解魚的樂趣以後才會提出的問題。於是他告訴惠施:
“那是因為我在橋上的心情很高興,所以我就認為魚兒在水中也是很快樂的。”
這篇寓言是中國古代一場著名的辯論,帶有濃厚的哲學意味。
惠施的觀點是,人只能自知,不能他知;而莊子的觀點則是,人既可自知,又能感知其他事物。
相關文章
- 中國寓言故事:不識車軛 (2007年7月24日)
- 中國寓言故事:金翅鳥為什麼那樣美麗 (2007年7月22日)
- 中國寓言故事:蟬的歌 (2007年7月20日)
- 中國寓言故事:養花人的夢 (2007年7月18日)
- 中國寓言故事:懼老休妻 (2007年7月16日)
- 中國寓言故事:不識自己的字 (2007年7月14日)
- 中國寓言故事:龍王與青蛙 (2007年7月12日)
- 中國寓言故事:依人門戶 (2007年7月10日)
- 中國寓言故事:齊王嫁女 (2007年7月8日)
- 中國寓言故事:無價之寶 (2007年7月6日)
- 中國寓言故事:疥瘡的美德 (2007年7月4日)
- 中國寓言故事:蔡邕救琴 (2007年7月2日)
- 中國寓言故事:山雞起舞 (2007年6月30日)
- 中國寓言故事:替景公占夢 (2007年6月28日)
- 中國寓言故事:愛發脾氣 (2007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