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學校】楷書的筆畫形態比隸書複雜,文字學家統計,各式各樣的筆畫有30種。唐朝的時候,書法家曾將楷書的各類筆畫作了歸納,因為推崇王羲之,用《蘭亭序》開篇的「永」字的筆畫為例,來概括楷書的基本點畫和筆法,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永字八法」。
楷書即真書、正書。古時又叫『楷隸』,對古隸來說,又叫『今隸』。關於楷書的起源,康有為在《廣藝舟雙楫•本漢篇》說「真書之變,其在漢魏間乎?漢以前無真書體,真書之傳於今者,自吳碑之《葛府君》及元常(鍾繇字元常)《力命》、《戎路》、《宣示》、《薦季直》諸帖始,至二王則變化殆盡。」
楷書萌芽於漢代,確切的說創始於漢末,(根據武出土的西漢竹簡,個別的字已有楷意。)盛行於魏晉六朝,到了唐朝又有了發展。正書最早見於記載的是,梁陶弘景帝與武帝《論書啟》 中說:「見逸少正書目錄一卷,」這是最早稱王右軍正書的古文獻。又梁•虞龢《論書表》中
說:「獻之始學父書,正體仍不相似。」故自東晉以來正書之名才普遍的見於論書法的文獻中。
漢《永壽瓦罐》及《熹平瓦罐》等出現了楷書的鶵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