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正見新知

校園善念實驗特輯

文/鄭舒云 台灣高雄縣新甲國小老師

【明慧學校】

這次的實驗,對二年級的孩子來說,時間有一點長(共計十二天),以致於大多數的小朋友,並沒有很仔細地去觀察米飯發霉的變化,有點可惜。不過小朋友大都一致認為:「飯聽得懂他們說的」,並且,覺得說好話和說壞話會對飯產生不同的影響,長出不同顏色的黴菌。


比較靠近謝謝的那一半,長出比較乾淨的白色黴菌;而靠近笨蛋的一半飯,長的則是深灰綠色的黴菌!

實驗一開始,我先讓小朋友看水結晶實驗的圖片,讓小朋友瞭解到,我們說的話和心裡想的念頭都是有力量的,好的念頭和話語會帶來好的影響,水結晶變得非常美麗;相反地,不好的念頭和話語則會產生不好的影響,使水不能產生結晶。之後便在三個班級同時進行實驗。經過十二天的觀察,我發覺,說「謝謝」的飯上面所生的黴菌顏色都比較淺,白色黴菌較多;說「笨蛋」或是「不理它」的飯都會產生較多黑色的黴菌,產生的氣味相對來說也比較不好聞。

其中有一個較為特殊的情況:十三班「不理它」的那碗飯,放在「謝謝」和「笨蛋」中間。在實驗的第九天,飯好像被分成兩半的樣子,比較靠近謝謝的那一半,長出比較乾淨的白色黴菌;而靠近笨蛋的一半飯,長的則是深灰綠色的黴菌!到了第十二天,界線雖然不是那麼明顯,但是,依稀還是可以分辨得出。大概是因為自己是新手的緣故,教學的過程中,總是會不自覺的因為學生不好的表現而微怒在心;也礙於學生人數太多,在給學生評語時,常常不能每個都寫得非常詳細,好好發掘他們的優點,並給予鼓勵。

經過這次實驗,我才發現自己給予學生的善意鼓勵真的是太少了!每天一句小聲的謝謝就能帶給米飯如此大的改變,如果一句誠心的鼓勵用之於學生身上,豈不影響更深遠?自此,我對小朋友說話的用詞變得更加小心,盡量用讚美和鼓勵來代替責罵,希望讓他們成長得更為健康,內心更加明亮。

實驗簡介時間:
2月10日至21日,共12天
地點:台灣高雄縣新甲國小
老師:鄭舒云
學生:二年十三班36人、十四班35人、十五班34人
材料:米飯

實驗過程
1.每班放三碗飯並在上面貼標籤:分別為「謝謝」、「笨蛋」,第三碗飯不貼字,也不理它。
2.實驗方法:每一位小朋友每天至少要對兩碗飯分別說「謝謝」、「笨蛋」一次,沒貼標籤的則不理它。

實驗結果(12天後)
二年十三班——「謝謝」組:三分之一的黴菌是綠的,中間還有白色和黃色的黴菌,有一種濕濕的樹林味道。
「笨蛋」組:有三分之一是黑色的黴菌,三分之二是綠、黃、白色的黴菌交雜。沒有什麼味道。「不理它」組:一半黑綠色,一半灰白色的黴菌。沒什麼味道。

二年十四班——「謝謝」組:飯的形狀很完整,但米飯本身已經有一點灰灰的,但上面的黴菌都是白色的,一點黑色黴菌都沒有。沒什麼味道。
「笨蛋」組:上面是橘色的黴菌,下面是黑色的黴菌。聞起來有一種刺鼻的藥味,苦苦的。
「不理它」組:一半是黑的一半是白色的黴菌。有一點酸酸的龍眼味。

二年十五班——「謝謝」組:表面整片都是灰綠色的黴菌,但切開一看,上半部分的飯都變黑了。有水氣的味道。

「笨蛋」組:整個都是黑的。有很重的霉味。
「不理它」組:上面佈滿黑點。有點香菇、菌類的味道。

轉載自:〈台灣大紀元時報〉